軍工復合材料行業技術
1、行業技術水平
我國軍工復合材料行業相對于美國和日本起步較晚,早期軍用產品技術因國外的封鎖發展緩慢。本世紀,在國家重大計劃及政策的扶持與牽引下,我國軍工復合材料核心技術和軍工配套產品研制工藝實現了快速突破,但總體水平仍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軍用產品中非金屬復合材料的使用率仍然較低。
目前,非金屬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風電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隨著我國軍品配套科研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武器裝備整體向機動性、安全性、使用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發展的大趨勢下,軍品生產企業也將充分利用其技術和資金優勢開展復合材料結構件的研制與生產,從滿足參數、性能等一系列基礎要求逐步向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轉變。
1)機動性
機動性是軍用車輛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輕量化作為提升軍車機動性能的有效手段,在軍車早期設計階段即成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先進武器對材料輕量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配套裝備輕量化越來越成為業內發展的一大趨勢。復合材料能夠充分發揮各組分材料性能的優點,通常具有輕質高強的優點,因而成為軍車機動性提升的良好解決方案。
(2)信息化、機械化、智能化融合發展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加速運用軍事領域,隨著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電子信息裝備大量使用,使得軍用車輛內部空間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并提高了對車內防火、溫度、噪聲、震動的控制要求。利用非金屬復合材料的重量輕、強度高、阻燃、減震、抗沖擊、耐磨、耐腐蝕、易于一體化成型等優點,通過對軍車內部與電子信息裝備及與駕乘人員直接交互的環境中涉及的內飾、機柜、地板、駕駛艙、儀表臺、綜控臺等相關配套部件的合理布局和集成,改善電子信息裝備的使用環境,提高電子設備運行的穩定性,提高線路耐老化性能,使車內人員能夠更加安全、健康、舒適地進行作業,更有利于發揮車輛整體的最大效能。
(3)安全性
軍車內飾產品不僅需要注重各部件的使用條件及功能實現,還要考慮內飾材料自身的安全性問題。一方面,軍車內飾應選用安全環保、對人體無刺激無毒害的內飾材料,在正常駕乘條件下不會對駕乘人員造成損害;另一方面,在發生特殊情況時,軍車內飾應能盡量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減少駕乘人員受到的傷害,這就對軍車裝備產品在安全性能及阻燃、隔熱等理化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好地保證駕乘人員。
(4)防二次破片打擊
二次破片是彈藥打擊裝甲裝備后在裝備防護層后面形成高速向前飛散的無控制彈體破片和裝甲破片,這些數量眾多的二次破片在裝備防護層背后形成二次破片云,對裝備內部的人員和設備進行二次毀傷。增強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強度高、良好的動能吸收性、且無“二次毀傷效應”,因此其具有良好的防彈、防二次破片性能,同時在抗彈性能相當的情況下,增強纖維復合材料的質量較金屬防護材料大大減輕,從而使武器系統具有更高的機動性。
(5)使用可靠性
軍用車輛的可靠性直接關系到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各類技術、設計和材料的使用都應以安全可靠為前提。軍用車輛的運行環境極其復雜,軍車通常需要在各種非鋪裝路面甚至無路的情況下行駛,軍車車體及其內飾需要承受大幅度的顛簸、震蕩,容易造成不易察覺的損傷,潛在危害較大,因此對于內飾材料、內飾產品,以及起到支撐作用的地板等部件的可靠性、耐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環境適應性
環境適應性是指軍用車輛在其生命周期內預計可能遇到的各種環境下實現所有預定功能、性能并保持不被破壞的能力。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地形、氣候差異極大,加之野外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導致同一型號軍用車輛實際執行任務時所處的作戰環境千差萬別,這就要求軍用車輛必須能對復雜的力學環境、電磁環境、信息環境和自然環境(溫度、濕度、砂塵、風、雨、雪、鹽霧、霉菌等)具備良好的適應性。材料是決定軍車環境適應性的基礎因素,先進材料的有效應用能從根本上提升軍用車輛的環境適應性。
3、行業面臨的機遇
(1)產業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近年來,我國國防科工領域的軍民融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民參軍”邁上新臺階。“民參軍”的質量和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提供的產品層級已經由一般配套產品向集成產品、分系統產品提升。
此外,軍民資源共享不斷深入,3,000 多項國防科技工業的重大試驗設備和設施分三批向社會發布,一大批軍民技術和產品實現雙向互動,重大工程實現新的突破,如嫦娥三號、北斗三號、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大飛機 C919 等。為了破除準入流程不便的障礙,我國發布《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一方面實施軍品科研生產能力結構調整,面向全社會重新規劃和布局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能力,進一步打破軍民界限,不分所有制,對全社會的軍品科研生產能力分類管理,真正實現同等能力同等對待的目標;另一方面主動適應競爭性采購的要求,推進軍民信息對接,積極構建有序的競爭環境,采用國際上比較先進的通行發展模式,推動系統集成商、專業承包商、市場供應商的體系建設,同時政府和軍方有關部門還將進一步健全信息收集、發布和對接制度,重點是要將軍品采購和配套需求信息向民營企業發布。
(2)國內市場空間巨大
2016 年以來,我國推行軍隊體制改革,我國發布了《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加快推進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減少非戰斗機構和人員,壓減軍官崗位,優化武器裝備規模結構,減少裝備型號種類,淘汰老舊裝備,發展新型裝備。
2019 年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出,我國將進一步完善優化武器裝備體系結構,全面提升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加大淘汰老舊裝備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裝備為骨干的武器裝備體系。白皮書還指出,我國軍隊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新時代強軍目標明確,中國軍工產業未來的穩健較快發展具有高度確定性。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pu車衣和tpu車衣的區別 2023/5/19